今年入夏以来,我市汛期严峻。经过人民子弟兵和全市人民同舟共济,众志成城,抗洪抢险取得全面胜利。全市卫计系统结合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引导党员干部将防汛防疫工作作为践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主战场和实践平台,用实际行动接受“两学一做”成效的检验。为了确保大汛之后无疫情,市卫计系统超前谋划、精心组织,加强五个环节的防控,成效显著。
加强爱国卫生运动。一是加强环境消杀。7月5日,市疾控中心组成8个工作组,实行领导挂点分片工作责任制,对各县(市、区)灾后防疫工作开展督查指导。全市市、县两级疾控机构累计派出卫生防疫小分队169支,2103人次,对过水道路、房屋室内外、畜禽圈舍及水井、厕所等处进行全面消毒,消杀面积88.2万平方米,预防服药5679人次。二是加强环境整治。各县(市、区)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,积极组织开展了“清洁家园,救灾防病”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。组织发动群众,及时清除淤泥、垃圾,疏通下水道、水沟,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。印发宣传单、宣传册,广泛普及健康防病知识。对集中式供水、分散式供水及小型水厂水质及时实施采样抽检、监测和消毒处理,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环境消杀工作,确保灾后无大疫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。
加强疫区血防防控。全市各级血防专业人员上堤坝、进军营、入村庄,广泛宣传防控血吸虫感染的知识,发放预防和治疗药品。据统计,全市血防系统共派出专业队伍37支, 1700余人次,发放血防知识宣传单89200张、血防健教宣传品31000份、预防用防蚴霜2450支、治疗用吡喹酮6.3万片,进行易感地带药物杀螺254.89万平方米。
加强灾区疫情监测。6月以来,市疾控中心加强了汛期疫情监测和预警,重点加强对霍乱、病毒性肝炎、痢疾、出血热、血吸虫病和其他重点监测疾病的监测。7月6日起,市、县两级疾控机构实行汛期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。根据监测和分析评估,当前我市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,同比没有异常波动。
加强饮水卫生监测。一是加强灾区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。市、县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深入乡镇灾区,加强灾区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。通过监测及时了解各灾区群众的饮用水卫生情况,第一时间通过卫生监督工作站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反馈,提出改善水质指导性意见及要求,确保让受灾群众喝上“放心水”。二是加大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力度。组成专业小组,对发生洪涝地区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防护、输水配水管网受损情况、消毒设施、消毒情况及供水能力进行监督检查。
加强防病知识宣传。一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。市卫计委组织编印了《抗洪救灾卫生防病治病知识汇编》手册,与省卫计委下发的宣传彩页一同发放到各县区,增强灾民自我保护意识。同时,我们充分利用报纸、广播电视、网络媒体、医疗卫生机构微信号、宣传栏等多种媒体,开展洪涝灾害防病知识宣传活动,普及卫生防病防疫知识。二是走村入户开展宣传。全市各级爱卫会、疾控机构成立工作小组,组织人员,深入各乡村,累计发放抗洪救灾防病知识宣传资料47万余份,让大家知晓不喝生水,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水果、餐具、刷牙等,要求广大群众养成喝开水吃熟食、保持环境卫生等良好卫生习惯,进一步提高灾民的自我防护意识。
目前,我市疫情形势平稳,无疾病异常增多,无传染病流行。灾害防病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,我们将竭尽全力,组织全市医疗卫生队伍,持续奋战,指导各地继续进行消杀、防病和医疗义诊等工作,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发生。(市卫计委胡华昌)